經貿合作協議簽署20年
每日商報訊 2002年11月,《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》(以下簡稱協議)簽署,至今已有20年。20年來,浙江對東盟外貿進出口快速發展,累計對東盟進出口總值3.74萬億元。其中,出口2.42萬億元,進口1.32萬億元。今年1-10月,浙江對東盟進出口5268.0億元,較去年同期增長20.6%。其中,出口增長32.6%,對全省增長貢獻率居各市場首位。20年來,浙江對東盟外貿進出口主要呈現出三大趨勢。
一是貿易地位顯著提升。2002年至2021年,浙江對東盟進出口年均增長20.0%,較同期浙江外貿年均增速高出5.4個百分點。東盟在浙江外貿中的地位不斷提升,從2003年起超過韓國成為浙江第四大貿易市場到2012年穩居浙江的最大進口來源地,如今,東盟已經成為僅次于歐盟和美國的浙江第三大貿易市場。
二是貿易結構不斷優化。協議簽署20年來,浙江對東盟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,進口商品結構更趨多元。在出口方面,出口商品附加值不斷提升,今年1-10月,浙江對東盟出口高新技術產品317.3億元,較2002年同期增長64.8倍,占8.8%,提升4.2個百分點。在進口方面,消費品、農產品、能源產品等進口不斷增加,其中,今年1-10月,浙江自東盟進口消費品229.1億元、較2002年同期增長59.0倍,占13.6%,提升6.7個百分點。與此同時,新興貿易業態增長明顯,今年1-10月,我省通過市場采購對東盟出口637.9億元,通過跨境電商管理平臺對東盟進出口98.4億元,貿易新業態合計占14.0%,拉動對東盟進出口增長4.0個百分點。
三是供應鏈產業鏈融合更加緊密。隨著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的深入推進,東盟與我省產業互補態勢更加明顯。以紡織服裝行業為例,我省部分紡織服裝產能向東盟轉移,既緩解了省內綜合成本上升的壓力,也通過投資帶動機械設備和紡織面料等上游產品的出口。今年1-10月,我省對東盟服裝出口較2002年同期增長5.4倍,上游的紡織織物、紗線分別增長22.0倍和23.1倍,紡織機械及零件出口大幅增長62.3倍。